
銀主盤入手錦囊
經歷五波疫情,經濟不穩對本港樓市的影響逐漸浮現。載至2022年11月,銀主盤的供應已連升6個月,數量增至226伙,再創13年新高。話雖如此,行經地產舖,甚或網上搜尋,似乎都不見銀主盤的蹤影。究竟神秘的「銀主盤」與一般的樓盤放放售有何分別?選購銀主盤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因素?
甚麼是「銀主盤」?
單從字面看來,「銀主盤」中的「銀」字很容易便令人聯想到與銀行有關。一般業主買樓也會向銀行借款,承造按揭每月供款。至於銀主盤的出現歸根究底成因只有一個 -- 業主無法繼續供款,又未能與銀行達成協議解決供款問題,斷供後由「銀主」,亦即放貸的銀行或財務公司收樓,再以「銀主盤」形式將單位再行推出市場,售出物業以抵債。
銀主盤購買流程
銀主盤屬二手物業,現時主要有兩種購買方式:1)透過代理,向銀行入標;2)在物業拍賣會上公開拍賣。
目前各大代理行與銀行均有合作關係,銀行會將最新銀主盤資料提供予代理行,代理行再去聯絡潛在買家。有興趣的買家可以預約睇樓,合意的話可經代理下標書洽購。入標銀主盤不一定以價高者得,並無劃一定價。如買家出價未達債權人的目標價,便有機會流標。
銀行或財務公司亦會定期將部份銀主盤交予拍賣行,由參與拍賣會的公眾自行出價競投。要注意,經拍賣行購入銀主盤,同樣要繳付拍賣代理費及佣金。
銀主盤可承造按揭嗎?
坊間有傳言銀主盤無法承造按揭,但事實上不論從按揭息率或年期來說,甚至該有的按揭優惠,銀主盤與普通私樓並無分別。銀行只會按正常準則,根據物業估值及買家還款能力等因素評估可批出按揭成數,不會因著銀主盤的原故而有差別待遇。不過,要注意銀主的成交期較短,只有45日,因此預先備妥一切借貸文件有助按揭申請更順利。至於按揭保險的話,由於申請需時,未必能趕及銀主盤的成交期,因此1,000萬以下物業最高只能申請六成按揭(貸款上限500萬)。
跟一般二手物業一樣,有些銀主盤是無法承造按揭的。若是銀主盤的樓契不齊、被釘契又或有僭建等問題,銀行便不會承按,買家需要「一炮過」全額支付樓價值。
購買銀主盤注意事項
1) 物業拖欠負債
大部分銀主盤都是由於原業主欠債無法供款而造成,所以物業的管理費及水電費相信亦欠交多時,如土地註冊處上列明有拖欠管理費,買家需要預留資金支付欠款。不過,除物業的管理費及水電煤費之外,新業主不必擔心要承擔舊業主的個人債務。
2) 物業狀況
購買銀主盤必需留意內部裝修情況,必須安排「睇樓」,視察單位內狀況。不少銀主盤由於原業主財務問題及曾丟空一段時間,內部或較為破舊,甚至有日久失修的問題,買家應預留資金,考慮裝修費及維修費問題。
3) 僭建問題
如果物業本身有任何改裝、僭建或是結構上的違法問題,銀行亦會在合約中設有不負責的條款。買家最好先由相熟的代理、驗樓師傅或是律師,認真了解單位的狀況。另外,入手前必先查冊,除可知道單位有否非法改動,更可全面了解單位狀況,是否有未解除法令等。
4) 細閱買賣合約
銀行準備的買賣合約,通常都設立多項條款保障銀行本身利益,例如多項免責條款、要求買家負責銀行的律師費等等。買家在簽署文件前,宜先細閱及考慮自己是否接納所有條款。